網站頁面被別家公司直接仿制抄襲了,法院:侵權賠償12萬元
發布日期:2022-05-19 訪問次數:
網站也可能被“山寨”?網站的頁面編排是否構成作品?北京互聯網法院近期審理了一起相關案件,認定原告網站頁面構成匯編作品,被告網站侵犯了原告網站具有獨創性的部分,且構成不正當競爭,法院判令被告在其官方網頁置頂位置就其侵權行為及商業混淆行為予以公開說明,并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共206390元。
案情回顧

W公司系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整合營銷傳播公司,某天W公司發現,Z公司經營的網站抄襲、盜用了W公司門戶網站的絕大部分頁面編排設計,同時直接使用了W公司享有著作權的四張攝影作品及一張美術作品,并且還出現了W公司的名稱及同款客戶展示墻,已經造成W公司客戶認知混淆,故而W公司以侵害著作權及不正當競爭為由將Z公司訴至法院。
被告Z公司辯稱,涉案網站為原項目負責人超越授權私下自費委托第三人制作,系原項目負責人的個人行為,被告對此并不知情也不認可,涉案網站目前已關停,不應承擔相應責任。
法院經審理認為
一、原告公司網頁構成匯編作品,享有著作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十五條規定,匯編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構成作品的數據或者其他材料,對其內容的選擇或者編排體現獨創性的作品,為匯編作品,其著作權由匯編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權時,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權。
原告網頁中包含公司介紹、服務介紹、最新作品、品牌客戶、新聞動態等圖文介紹,網頁中包含了文字、圖片等信息材料。其中的單個元素可能是常用設計元素,但網頁設計者通過智力勞動進行了獨特的選材和編排,該網頁的版面設計、圖案色彩的選擇與組合、欄目設置等方面均體現了設計者獨特的審美觀和創造力,具有一定的獨創性,且在互聯網上以數字的形式固定。這一創作方式,符合匯編作品的基本特征,即對材料的選擇和編排構成智力創作,屬于我國著作權法保護的匯編作品,故原告對涉案網站首頁等多個頁面構成的匯編作品享有著作權。
二、被告的行為侵犯了原告的著作權
原告網站上線后,即處于公開的狀態,他方具備接觸的可能性。經比對,被告網站與原告網站的6個頁面中的文字、圖片的擺放位置、比例、標題內容等高度一致,構成實質性相似,且經過比對原被告雙方網站源代碼發現,被告多處、多次高度引用了原告的網頁源代碼,故應認定被告網頁已經實質性侵犯了原告網頁具有獨創性的部分,并將與原告網站首頁實質性相似的頁面置于互聯網中,已構成對該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的侵犯。
對于原告單獨就四張攝影作品及一幅美術作品主張被告侵犯了上述作品的信息網絡傳播權,鑒于原告提供的作品原件、原創作人的聲明、原始下載出處及手繪作品的原素描線稿和完成稿,足以證實原告著作權人身份。被告在侵權網站中不同層級的網頁上,直接或經過編輯使用了原告的作品,且使該五部作品可被公眾獲取,已單獨構成了對前述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的侵犯。
三、侵權損失賠償金額的計算
在無其他證據證明原告實際損失和被告違法所得的情況下,法院將按照法定賠償方式予以處理,并根據以下因素進行酌定:一是涉案侵權網頁數量,二是被告實施侵權行為的主觀惡意程度,三是原告為其網站付出的成本或被告從市場正常購買同類水準設計服務時需支付的合理報酬。
鑒于涉案侵權網頁數量較多,被告基本上抄襲了原告網站中的大部分網頁內容,且時間持續至少一年多,可以認定被告存在較大主觀惡意。同時,原告為涉案作品付出了較大的創作成本,原告提交的《網站設計及建設服務合同》及相關款項支付憑證,可以初步認定為其對外提供類似質量水準網頁作品時可能獲得的合理報酬。但對于該份合同文件中標明的具體工作內容,與本案涉及案情比對后,法院認為,應以“網站策劃、資料整理、網頁設計、網站開發、擴展功能開發”這幾項服務收費為衡量基礎,對于運營維護及交互效果開發等本案并未涉及的內容,不予考量。綜合以上因素,法院酌定被告Z公司因前述著作權侵權行為賠償原告W公司損失12萬元。
四、被告的行為構成不正當競爭
原告與被告經營業務的現實范圍雖然并不高度交叉覆蓋,但原告證據顯示,被告在抄襲原告網頁時,在部分網頁的相同位置除了比照原告網頁進行版面設計,還保存了原告的公司名稱、logo。雖然被告抗辯侵權網站是在其不知情的情況下由原工作人員私下委托第三方制作并私自上線,并非故意抄襲使用原告網站網頁設計,但此抗辯并不足以證明被告對涉案網站存續一事概不知情。由于原被告網頁外觀和內容存在高度相似性,當第三方查看被告涉案網頁時,極可能引發訪問人對二者存在關聯企業或授權經營等特定關系的相關聯想。
另經原告展示,被告將原告網頁中原告的全部客戶品牌logo下載后,再按照與原告相同的設計構圖上傳至侵權網站頁面,并寫有“他們選擇了xx閱讀(原告公司)”,極易使得公眾認為原被告兩家網站所服務的客戶群體完全一致,故法院認為被告行為構成商業混淆,支持了原告認為被告構成不正當競爭的主張。法院酌定被告Z公司因不正當競爭行為賠償原告W公司損失4萬元。
裁判結果
法院判令被告在其官方網頁置頂位置就其侵權行為及商業混淆行為予以公開說明,并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共206390元。雙方當事人對判決結果表示認同,被告在上訴期內即主動履行判決責任,目前本案已全部履行完畢。
掃描添加好友
免費提供:網站建設、網絡推廣解決方案
已幫助
人
人
您的鼓勵是站長的最大動力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tgdby.cn/news/2748.html